top of page

以往的烘焙商在採購咖啡生豆時,都需要經過貿易公司作為中介來聯絡生產商。可是,貿易公司的工作模式與金錢往來不具透明度,分分鐘從中謀取暴利。巴西一家名為 Farmly 初創公司成立了一個生豆平台,希望能改善咖啡鏈的透明度與效率,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Farmly 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 Adriano Salvi 表示:「有不少的咖啡是由小家庭生產的,他們都分佈在不同的產區,出售咖啡比較困難。因此 Farmly 建立起這個生豆平台,​​希望讓烘焙師可以直接接觸並發掘到更多的小生產商。」

(相片來自Unsplash)


互利&透明的貿易關係

平台容許生產商自行設定價格,而烘焙師可以在索取咖啡樣品後,挑選心儀的生豆商,然後直接在平台上進行購買。每筆交易,Farmly 則收取購買價格的 15-20%。這樣子,不單可以增加小生產商的收入,也為買家節省開支,同時也提高了咖啡鏈的透明度,一舉兩得!


其實,這樣子直接貿易(Direct Trade)可視為一種互利和透明的貿易關係。有助於買家和生產商有更好的溝通和建立關係,既可以更容易提出改進建議,也可以了解到生產和出口的真正所需成本,使雙方更願意投入時間、精力和專業知識來生產更好的咖啡和更好的社會經濟條件。愈來愈多公司選擇這種貿易模式,將為咖啡鏈帶來結構性的改變。


誰來監察咖啡品質?

其實,作為中介的專業咖啡貿易公司除了負責運輸外,還會有專業團隊負責品質監察。而 Farmly 同樣會先要求生產商將咖啡樣品送往合作夥伴 Q Grader 審核品質,以確保出售的咖啡是達到一定的水準。


來年方向

對於歐洲市場,Farmly 現時是通過荷蘭鹿特丹港進口咖啡,並在那裡儲存咖啡並為烘焙商提供運輸服務,預計今年會在荷蘭正式設立辦事處。不久的將來,平台亦計劃推出 Farmly 金融科技部門,為小型咖啡生產商提供金融服務。一起期待他們的成長吧!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於 Scientific Reports 上發表的《遺傳因素對攝入苦味食物喜好的影響》研究指出:愛喝黑咖啡未必是品味偏好,而是取決於遺傳因素。

(相片來自Unsplash)


根據研究作者、西北大學預防醫學副教授 Marilyn Cornelis 的說法,能夠更快代謝咖啡因的咖啡愛好者,因遺傳因素而更喜歡黑咖啡的苦味。而且這種偏好不一定是出於品味,而是屬於精神刺激。他們會將黑咖啡的苦味與精神提升聯繫起來,換句話說,咖啡愈苦,他們會覺得愈有精神。而且,愛喝黑咖啡的人還會比較偏向喜歡黑巧克力、啤酒和其他苦味食物。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這類人呢?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船運需求日益增加,貨櫃持續短缺。最近,一艘名為 Eagle 的散貨船開始了一個新的運送咖啡實驗,將一批羅布斯塔咖啡豆純粹以袋裝方式從印尼運往美國,到底成效如何呢?


廿多年來第一次

以往貨櫃短缺時,貿易商都會嘗試使用袋、箱、板條箱或桶等包裝材料進行裝運,以避免客戶延遲收貨。有見及此,一艘名為 Eagle 雜貨船將一批羅布斯塔咖啡豆純粹以袋裝方式從蘇門答臘島的楠榜繞道經過地中海,駛向美國新奧爾良,這是 20 多年來首批這樣子運送咖啡豆。


貿易公司 Olam Food 的高級副總裁 Manish Dhawan 表示,當疫症期間和網上購買需求急增,引發了貨運鬥爭。運輸貨櫃價格會變得特別昂貴,甚至乎最壞的情況是無法使用貨櫃進行運輸。當遇到發貨延遲時,客戶真的很難及時獲得供應,才嘗試這個運送方式。

(相片來自Unsplash)


運送咖啡並不容易

其實在 12 月初,世界頂級阿拉比卡咖啡合作社 Cooxupe 亦曾經用一艘客戶租用的船向歐洲運送了 108,000 袋咖啡。本來 Cooxupe 預計在兩天內將豆子裝進雜貨船,但由於下雨而中斷了作業,結果耗時超過 5 天,成本高於最初的估計,導致合作社需要與客戶重新協商新貨物的價值。


純粹以袋裝方式運輸雖然可以省去貨櫃,但對咖啡豆卻少了保護,更有機會影響到豆子的品質。隨著不同國家採取新的隔離措施,物流瓶頸相信要持續至 2022 年上半年。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