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家知道老撾也有生產咖啡嗎?

CLEAN 項目是由非營利組織 Winrock International 負責,重點促進農業部門和市場聯繫。今年首次舉行了老撾咖啡比賽,希望藉此活動讓國際買家對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咖啡品質有全新的認識。

一起來認識老撾咖啡吧!

(相片來自Unsplash)


老撾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與緬甸東南部接壤,坐落在越南和泰國之間。歷史上一直有商業種植羅布斯塔咖啡 (Robusta) 和阿拉比卡咖啡 (Arabica) 。雖然產量不多,但質素卻越來越好。


今次所舉行的生豆咖啡比賽是美國農業部所資助的一個名為 CLEAN 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由非營利組織 Winrock International 與老撾農林部 (MAF) 和老撾農業部 (DOA) 共同實施。為期四年的計劃旨在促進農業部門和市場聯繫,其中亦特別大力支持老撾少數民族的農業社區。


負責比賽中質量控制和驗證的專業評審表示:「老撾咖啡中呈現出各種令人驚訝的風味,烘烤肉桂、葡萄酒、紅色水果、荳蔻和紅糖的香氣伴隨著花香、煙草、蜂蜜、優雅的葡萄柚和香草等風味,是一次特別的感官體驗。」


得分最高的是來自 Jing Jhai Coffee Coop 的日曬阿拉比卡咖啡,得分為 85.35 分。

而來自 Bolaven 農場的羅布斯塔咖啡成績也不差,得分為 84.31。


隨著各方對老撾咖啡的支援,相信他們的咖啡質素可以更上一層樓!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上星期有關「Stenophylla狹葉咖啡」 新聞一出,馬上引起咖啡界的熱烈討論。大家都對Stenophylla的味道十分好奇,今天一起來看看「Stenophylla詳細風味報告」吧!




繼2018年年底,科學家們找到「傳說中的Stenophylla狹葉咖啡樹」後,2020年10月科學家取到第二批樣本。2020年中下旬和2021年初,由五組專業的獨立感官小組進行評估


盲測實驗

在咖啡鑑賞家面前放置了4個樣本(為方便閱讀,簡稱ABCD),試飲後,再回答問題。

A - Arabica Ethiopia埃塞俄比亞

B - Stenophylla

C - Arabica Brazil巴西

D - Robusta Indonesia印尼

Q1:是否屬於Arabica種類?

98% A - Arabica Ethiopia埃塞俄比亞

81% B - Stenophylla

44% C - Arabica Brazil巴西

7% D - Robusta Indonesia印尼


Q2:是否屬於Robusta種類?

9% A - Arabica Ethiopia埃塞俄比亞

2% B - Stenophylla

48% C - Arabica Brazil巴西

93% D - Robusta Indonesia印尼


從這兩條問題的答案中得知:專家大致分別到Arabica和Robusta,亦認為Stenophylla是偏向Arabica的品質。


Q3:是否可用作商業用途?

100% A - Arabica Ethiopia埃塞俄比亞

82% B - Stenophylla

73% C - Arabica Brazil巴西

81% D - Robusta Indonesia印尼


Q4:是否屬於新品種?(不是Arabica或Robusta)

11% A - Arabica Ethiopia埃塞俄比亞

47% B - Stenophylla

14% C - Arabica Brazil巴西

7% D - Robusta Indonesia印尼


從這兩條問題的答案中得知:專家認為Stenophylla雖然偏向Arabica的品質,但同時又覺得不太完全是Arabica。

評分分數

小組亦根據SCA評分方式進行評分,Stenophylla樣本平均得分是80.25分,超過了80分精品咖啡門檻,即是可以算Stenophylla是精品咖啡一類。


風味描述

專家組嘗試以SCA的術語來描述Stenophylla:「乾香氣像水洗非洲Arabica,甜味與酸度都有著偏向水果風味,接近盧旺達以及優質Arabica的味道。」

風味筆記中還寫到:「桃子、黑加侖子、柑橘、蜂蜜、淡紅茶、茉莉、香料、花香、巧克力、焦糖、堅果、英式糖果和接骨木花糖漿...當然也有負面評論:發酵味、藥味、湯類食品,但都是不明顯的。」

研究人員指出,與商業化種植的樣品相比,該樣品「只是從隨機選擇並經過粗糙加工的野生植物中提取」,但結果竟然如此令人矚目。Stenophylla與Arabica生長距離至少為4,000公里,並沒有密切的關係,但同樣有著消費者所喜愛的茶果鹼(Trigonelline)和蔗糖(sucrose),比Robusta還要多

未來方向

氣候變化使全球咖啡供應面臨著巨大挑戰。科學家們普遍認為要適應未來需求,需要從「地區」、「種植」、「品種」中作出改變。

1)地區:將咖啡種植業轉移到氣候適宜的地區,尤其是海拔較高的地區

2)種植:要適應咖啡種植習慣(例如:使用人工灌溉、遮蔭或改良遮蔭和覆蓋物)

3)品種:開發適應的咖啡農作物品種(通過植物育種)或使用新的咖啡品種


但這些方法都意味著: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最近,咖啡界不停在說:「Stenophylla是未來救星」,

可是另一邊廂,有咖啡黑死病之稱的「咖啡葉銹病正在變種!」(😱啊!!!!!)



首先,什麼是咖啡葉銹病?

咖啡葉銹病(Coffee Rust)是一種最常見,有「咖啡黑死病」之稱的咖啡疾病。

它是一種攻擊和破壞咖啡樹葉子的真菌,在春秋兩季和雨季過後最易感染。

相片來自:World Coffee Research

最初會在葉面出現小的淡黃色的斑點,然後斑點越長越大像生鏽一樣,最終葉子變黃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咖啡漿果損失營養並停止生長。自2012年以來,這種病害給整個哥倫比亞至整個拉丁美洲的農作物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咖啡產量曾因此減少30%-80%。


咖啡葉銹病正在變種

來自哥倫比亞咖啡種植者聯合會(FNC)的哥倫比亞國家咖啡研究機構Cenicafé表示,已經在哥倫比亞找到六個新的葉銹病種,以及九種破壞性真菌的新變種。


解決方法:抗病品種

鑑於咖啡葉銹病變種,FNC鼓勵種植者重新種植或種植已證明具有抗病能力的抗病品種,例如Castillo, Cenicafé 1, Castillo zonales 或 Tabi 。這些抗病品種一般都是「美女與野獸品種」,即是Arabica與Robusta雜交的人工栽培種,對葉鏽病的扺抗力強,但由於有Robusta基因,味道會苦酸帶點澀味,餘韻常有鹹味。因此咖啡農通常無法以適合的價錢出售這類咖啡豆。😅


雖然在哥倫比亞咖啡產區中約有84%是抗病咖啡品種,但組織仍要提醒種植者:「抗病性不等於免疫力,仍要小心!」因為駝孢鏽菌總能打破咖啡樹的免疫力,加上氣溫上升會縮短駝孢鏽菌的攻擊時間。未來的咖啡傳染病可能會持續更久,毀滅性也會更強。

相片來自:Reuters

咖啡葉銹病至少已有150年的歷史。儘管在過去幾十年中,在研究品種和適應方面取得了進步,但這種真菌依然直接威脅著農民的生計和阿拉比卡咖啡的供應。這種「咖啡黑死病」仍然 不容忽視!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