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在一些咖啡群組中,你經常都會看到有人求救:「點解我個 espresso shot 咁水?」、「係咪粉太幼?滴不出啡呀!」「求救!點調校咖啡粉粗幼度?」的確,Tune shot 是一門藝術!而原來 Tune shot 都有比賽?!

(相片來自Unsplash)

什麼是 Tune shot?

Tune shot 是咖啡師的慣用語之一,意指「調校咖啡粉粗幼度與分量,從而調正特濃咖啡的風味」。由於咖啡豆的二氧化碳排放情況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批次的咖啡豆,上午時的espresso shot 很美味,到了下午,同一粗幼度與分量的咖啡粉也可以變得超難喝。因此,咖啡師需要經常 Tune shot 來再次調整咖啡豆到理想的狀態。


第一個 Tune shot 比賽

在意大利,第一個 Tune shot 錦標賽 --- Master Grinder Championship 將要誕生!

比賽將有 6 個選拔階段,每場比賽有 6-8 位咖啡師,他們必須在限時 15 分鐘內,利用 1 公斤咖啡來盡可能準確地 Tune 出所指定的風味特徵。根據贊助商的不同,他們所 Tune 的咖啡豆也會有所不同。


要找到酸、甜、苦的平衡點,達到能夠呈現出指定的風味特徵,當中牽涉到研磨度、溫度、粉量、水量、萃取時間等因素,知識、應用及感官層面的經驗缺一不可。


你也想挑戰一下嗎?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就算你不喝咖啡,大概也會聽過「藍山咖啡」這個名字。但到底它憑什麼賣這麼貴?今天一起探討吧!

(相片來自Unsplash)


正宗的藍山咖啡(Jamaica Blue Mountain,簡稱 JBM)產自牙買加。故事可追溯到 18 世紀的法國國王 --- 路易十五。自從他送贈了三棵咖啡樹給法屬加勒比海馬提尼克島,咖啡苗的進口日漸普及,當地的咖啡產業漸漸興旺,發展成「藍山咖啡」這隻潛力股。但與此同時,坊間亦出現很多「冒牌貨」,不法商人試圖從中獲利,因此,有需要給它一個防盜標籤以杜絕造假者。


⛰ 藍山咖啡防盜標籤

不要誤會!並非所有種植於牙買加的咖啡都屬於「藍山咖啡」。稱得上是「藍山咖啡」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 必須種植於牙買加藍山脈指定的 6,000 公頃區域;

2️⃣ 必須屬於阿拉比卡咖啡中的鐵皮卡品種(Typica)。就算是種植在區域內藝妓,也不算是藍山咖啡;

3️⃣ 必須在海拔超過 3,000 英尺(約 915 m.a.s.l.)的地方種植。如果它生長在較低海拔,最多只能得到不同的分類,例如:牙買加高山至尊(Jamaica High Mountain Supreme)(名字聽起來好像也不錯XD);

4️⃣ 以往只有水洗處理的才算藍山咖啡,但 2020 年起,正式將日曬處理也納入藍山咖啡範圍。


總而言之,你可以當「藍山咖啡」是一個專利品牌,以防止別人盜版就對了。


⛰ 藍山咖啡的獨殊風味

咖啡豆的風味大多數取決於種植地的 DNA。藍山擁有世界上最陡峭的地形,加上土壤成分、雲量和緩慢的成熟率都使藍山咖啡變得如此獨特。


它通常被描述為「絲般柔滑、風味平衡、酒體飽滿、香甜柔滑、口感濃郁」。它擁有獨特的巧克力味,並不加上苦味,亦充滿著甜香草和堅果的味道。當年,路易十五還稱它為「世界上最佳的咖啡」。


⛰ 到底藍山咖啡憑什麼賣這麼貴?

1️⃣ 品牌營銷

藍山咖啡依賴著它標誌性的手工木桶包裝,雖然實用性非常值得懷疑,但肯定是獨一無二。

2️⃣ 專利商標

專利往往如此吸引。每桶出口的 JBM 咖啡都附有牙買加農業商品監管局 (JACRA) 頒發的真品證書,確保每桶都經過測試和通過,並符合所有 JBM 標準。為了確保真偽,Sherwood Forest Coffee Estate 已開始使用區塊鏈平台來驗證真實,以確保供應鏈上的每一步都可以得到驗證。(嘩!區塊鏈頂呱呱~)

3️⃣ 物以罕為貴

牙買加藍山位於西加勒比海,產季為 8-9 月,由於產期較短,每年產量不過4萬袋(約2400噸),因此,藍山咖啡如此珍貴。而且 90% 的牙買加藍山咖啡都外銷至日本,要找到真正的 JBM,去日本反而會更易找到。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大部分人都認為:「93°C 是最佳的咖啡沖煮溫度。」到底是真的嗎?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感官科學家和前研究員 Andrew Cotter 參考了近年的科學研究結果並進行實驗,發現了沖泡溫度對消費者的偏好的影響,一起來了解吧!


咖啡業界標準

在業界中,最常用來量度咖啡的標準有兩個:濃度 (TDS/總溶解固體) 和萃取率 (PE)。


濃度,又稱TDS,指沖泡時水中到底有多少溶解了的咖啡物質。以百分比來表示,一般 1.15% 至 1.35% 是公認的最佳比例。
萃取率 ,又稱PE,指從沖泡後的咖啡渣重量來得知到底萃取了多少咖啡物質出來,同樣以百分比表示。

這兩個指標可以通過咖啡的研磨度、沖煮時間和沖泡溫度等來調節。


消費者標準

一杯咖啡到底好不好喝是十分主觀,但風味描述某程度上是客觀。因此,溫度對味道有什麼影響?對消費者來說又有影響嗎?感官科學家 Andrew 進行了以下實驗嘗試了解。


研究邀請了兩組人士品嚐咖啡:一組 12 人的專業杯測師和一組 119 位咖啡愛好者。以 87°C–93°C 不同溫度條件下沖煮出 TDS 和 PE 相約的咖啡,並讓這兩組參加者品嚐及形容風味。


研究結果有驚人的發現:對兩組參加者來說,溫度對風味的影響非常小,甚至他們幾乎沒有發現味道的差別。


(相片來自SCA)


大多數消費者傾向喜愛 TDS 值 1% 左右的咖啡,而喜歡濃郁口味的人士偏向 TDS 值高於 1.25% 的咖啡。另外,低 PE(約 16%)和高 TDS(約 1.5%)的咖啡,感覺最酸,而高 PE(約 24%)和高 TDS (1.5%) 的咖啡,感覺最濃。


因此,原來只要溫度在 87°C–93°C 的範圍內,調整出想要的 TDS 和 PE 值,味道是不會有太大差別。


下次別再批評別人:「咖啡不夠熱不好喝」了~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