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根據彭博社消息指,由於昂貴的化肥,越南下一季的咖啡產量可能下降 10%。為此,越南的咖啡農正改種其他更有利可圖的農作物,例如:牛油果(鱷梨)、黑胡椒和榴蓮以應對因烏克蘭戰爭所造成的肥料和燃料成本飆升。


由於越南是從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購買大量化肥,而烏克蘭戰爭造成了肥料和燃料成本飆升,使種咖啡的成本也增加了。農民不得不削減對咖啡樹的投資,改種其他更有利可圖的農作物(牛油果、黑胡椒和榴蓮等作物),這或會導致下季的咖啡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 10%。


越南咖啡與可可協會主席 Nguyen Nam Hai 建議,優先應鼓勵當地種植者建立更多合作社,並與出口商合作建立更大的農場,這將有助於標準化種植過程並增加高產品種的使用,而且可以重新種植樹木和增加灌溉以應對變幻無常的氣候變化。


之後的即溶咖啡,該不會有牛油果榴蓮味吧?😳


 

5月20前完成終極挑戰可獲得限量POAP!

想從零開始學咖啡,又不知道如何開始?想報咖啡課程,又覺得太貴?想自學咖啡,又學到東一忽西一忽?

《解鎖咖啡生態》深入淺出地讓大家從零開始學咖啡,以輕鬆有趣的角度來有系統地學習咖啡知識。雖然並非證書課程,但內容絕對超出證書課程,而且是免費的!▶馬上解鎖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其他出版:《咖啡師成長日記》 《解鎖咖啡生態》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已更新:2021年5月10日

抱歉!原來是尖身波旁的低因咖啡!

世界上竟然有天然的低因咖啡?這品種還一度被認為「已絕種」?

一起認識尖身波旁的低因咖啡!


天然低因咖啡 - 尖身波旁

低因咖啡一般都會在生豆中進行加工,以去除咖啡因,但其實世界上有天然的低咖啡因品種 - 尖身波旁。它在學術上會稱作「Coffea Laurina」,但一般俗稱為尖身波旁「Bourbon Pointu」。由於尖身波旁的豆型較為狹長且兩端稍尖,因而得名。尖身波旁是由於基因上的退化,致使咖啡因含量比一般品種來得更低,且風味更棒,唯一產量極低,因此曾一度被認為「已絕種」。

尖身波旁的身世故事

西元1715年,由於法國人將葉門的圓身摩卡移植到非洲波旁島(後來叫做留尼旺島),因水土氣候皆異於葉門,所以才衍生成變種波旁根據統計資料,一般阿拉比卡咖啡因含量是0.9~1.2%,羅巴斯塔是1.6~2.4%,而尖身波旁則僅為0.6%咖啡因含量變得更低,喝多了也能睡上一個好覺,所以受到法王路易十五和法國名作家和文人雅士的喜愛!


咖啡因就像天然除蟲劑,但如今因變種而失去咖啡因,保護也自然減少了,令變種的尖身波旁產量變得極低。加上原本種植的島民也改種了甘蔗,逐漸地,咖啡界也公認尖身波旁為「絕種咖啡豆」。


直到1999年,日本上島咖啡(UCC)的咖啡專家-川島良彰,多次在薩爾瓦多聽到咖啡農提及「低因咖啡樹可能還存活在法屬波旁島」,讓他決定要尋找傳說中的低因咖啡樹。第一次尋找失敗,但在2001年,來自波旁島農民說在野外發現了三十多株不知名咖啡樹!後來經過川島良彰與專家鑑定,確認是尖身波旁咖啡樹,從而展開了天然低因咖啡樹的復育計畫,它才能重返咖啡市場。


以前的價格比頂級藍山還要貴上四倍,雖然現在產量還少,但價格已親民得多了!


以上就是「占士邦的低能咖啡」故事!之前在Coffeemart有得買,有興趣大家可以去搜尋一下!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