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厭氧發酵處理法在近幾年的咖啡界中非常流行,主要就是由2015年WBC冠軍的澳洲參賽者 Sasa Sestic 引起了這一股潮流,就連2018年WBC大賽的前六名參賽者,其中就有五位採用「厭氧發酵處理法」的咖啡豆參賽,到底它有什麼獨特過人之處?今天一起學習吧!


葡萄酒釀酒技術

厭氧發酵處理法其實是參考了葡萄酒的釀酒技術。2015年,Project Origin創始人Sasa首次將Carbonic Maceration(CM)引入咖啡世界,將它用來實驗在咖啡豆身上,效果大為驚人,讓咖啡愛好者為之驚艷。


厭氧發酵Anaerobic Fermentation&二氧化碳浸漬處理法Carbonic Maceration嚴格來說是有少少分別,但現時市面上一般已統稱為「厭氧發酵處理法」。

  • Anaerobic=厭氧(無氧環境No oxygen environment)

  • Carbonic=碳的(富含二氧化碳的環境Carbon dioxide rich environment)

  • Maceration=浸漬(比發酵更深層次的術語,指微生物代謝,不過我們不是微生物學家和生物化學家,就當它是浸漬/浸泡/發酵算啦!)

兩者都是利用密封容器內填充滿二氧化碳,從而進行無氧自身糖份發酵。


為什麼咖啡要發酵?

在咖啡生豆的處理過程,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發酵」,並且深深地影響的咖啡的風味走向。不過發酵可以增加咖啡風味,也可以破壞咖啡風味,其中的平衡拿捏非常重要!


發酵分為兩種:「需氧」與「厭氧」。而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厭氧的過程更為均勻且能被控制,但有氧的狀況下環境變因太多,不容易受到監控。


一般來說,傳統的處理法多數都是「需氧」發酵,例如:蜜處理和日曬,因為果膠圍繞著生豆,因此隨著咖啡乾燥,微生物就會積極消化糖分並改變風味。

既然咖啡一定會自行發酵,而發酵過程對風味這麼重要,就開始發展了可控制的發酵法---「厭氧」。



初期Sasa式厭氧法

Sasa的Carbonic Maceration(CM) 在過程中,先將成熟的咖啡櫻桃完美地採摘,再以人手分揀並漂浮以去除未成熟和過成熟的櫻桃。然後將經過洗滌的精選咖啡製成放入裝有二氧化碳(CO2)的特製不鏽鋼容器中進行並排出罐中的氧氣。通過這可控制的環境來發酵咖啡櫻桃,可以控制酵母和細菌的活躍狀態,避免過度氧化或酒精發酵的風險。


厭氧並不能取代水洗/日曬/蜜處理,可以理解為增加了處理的步驟。因此,發酵後就會像平常一樣以水洗/日曬/蜜處理繼續處理咖啡,將咖啡放置在非洲床上乾燥12至18天,甚至日曬厭氧會乾燥30天或更長時間。


厭氧法好處

★可控制風味:發酵過程中的PH值、氣體組成、濕度、溫度,甚至是參與發酵的細菌種類和數量等因素,都能進行有效的控制,發展出更棒的甜味和更平衡的風味。

- 醋酸發酵(Aerobic 有氧發酵):風味相對明亮,乾淨,有檸檬酸味。

- 乳酸發酵(Anaerobuic 厭氧發酵):蘋果酸和石酸,石酸相對穩定,所以乳酸發酵而成的豆子,風味更圓潤飽滿,酸感更加醇厚,帶有乳酪味,堅果味,奶油味,酒香。

- 混合發酵(Mix Fermentation=Aerobic+Anaerobuic):更多元化,可發展出菠蘿、番石榴、熱情果、醬果類、果醬、花香與酒韻。

★具有更濃郁的芳香性:由於厭氧是密閉的發酵,讓芳香物質不易揮發掉,因此能保留更多芳香


新興厭氧處理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咖啡界變化萬千,處理方式更日新月異,對業界來說,目的只有一個:更特顯地域之味(Terrior)。但對於我們消費者又有何用?我們都只是喝杯咖啡而已。不!


當消費者透過一杯好喝的咖啡,從而認識到咖啡上游的世界,更明白到「一杯啡得來不易」,從而發自內心的以金錢和行動去支持並感謝咖啡農的額外付出,我相信這才能使咖啡產業持續下去的理由。

到底下一期流行什麼?一起brainstorm下吧!

新種植法:生物動力耕作?雜交培育染色咖啡?

新收割法:採青?

新處理法:三重厭氧?混合發酵?威士忌雪莉酒桶發酵?天然酵母菌發酵?

新烘焙法:慢低溫烘?家用氣炸鍋烘?

新萃取法:低bar萃取當手沖?


可以在哪購買?

非廣告,不過我偏向先試原創者的厭氧:ONA (CM Selection),因為之前在澳洲親身試過之後,再試其他厭氧,我發現真的天淵之別。所以,為免你對厭氧失望,不過直接試ONA。


參考資料:Project Origin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IG @heycoffeeanimal

▶ www.heycoffeeanimal.com

已更新:2021年5月10日



上一次我們已經認識了生物動力農業(Biodynamic)除了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和其他有毒成分,更有一套指引去提升整塊土壤的自身免疫能力,再配合天象星象,使土地回歸到他原始的活力。


可是現時仍眾說紛紜,理論性觀點仍受爭議,有人認為生物動力農法是「偽科學」,缺少科學實證,也無法用科學驗證。什麼西洋占星術中的星座運行會影響各類型作物的最適播種時間?根本只是屁話!不如一起來看看Biodynamic到底引起了什麼爭議!


生物動力產品可能不適合素食主義者?

有部份素食主義者主張不食用包含蛋、奶製品、任何動物有關的食品。而在Biodynamic耕作中,他們會自製土壤輔助劑,而這些「土壤的食物」就包含了動物的一部份。

Biodynamic提出了9種土壤的食物,稱為「BD500-508」,當中會把牛糞塞在牛角中來產生腐植質。而且Biodynamic也主張用民俗療法中的藥草製作有機肥,例如:用牛的5種產品(即牛奶、凝乳、酥油、糞便和尿液)混合發酵而成、用蓍草花塞進鹿的膀胱、洋甘菊塞進牛腸、橡樹皮放在家畜的髗骨內再用泥炭包裹埋入地底發酵

因此,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的,又介意Biodynamic中曾使用過有關動物的肥料的話,就要留意啦!


生物動力法只是偽科學?

有人認為Biodynamic是「偽科學」,缺少科學實證,也無法用科學驗證。

農學家認為用標準的有機農業手段就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而Biodynamic反倒更像是煉金術或探地術,而這種教條式的法則反倒阻礙永續農業的發展。


當然,好像也真的「無法用科學來證實到月球運行對植物生物的影響」,但我們可以從「觀察結果」和「實際經驗」中得知以下幾點:

1.Biodynamic土壤更優越

由於碳含量較高、微生物活動增加,其營養成分更高。土壤不但肥沃且穩定,同時也減少了對肥料或農藥等外部投入的依賴,甚至可以完全不用農藥也能確保農作物產量。

2.BD 500-508的確有效

這些「土壤的食物」的確能促進土壤和地上的養分和能量循環。還原基本步,其實這正正是自然生態的循環,在人類未發明肥料農藥以前,大自然都是動物屍體腐化後成為養份再供給土地。

3.慳錢又有穩定產量

Biodynamic農場每年的產量變化不易受到影響,因此降低了經營風險。他們也不需要購買昂貴的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從而降低了運營成本。


總之,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生物動力農場是傳統農業既可行又有利可圖的替代方案。」


可是,為什麼生物動力農業還未能廣泛使用?

因為麻煩!

你試想想,又要自製肥料,又要觀星播種,要花的時間和心機的確比較多。

對於只想圖利又對環境不負責的莊園來說,又何必辛苦自己?有蟲的話,是是但但買農藥毒死算;有葉銹病的話,趕快下防治藥,咖啡依然可以漂漂亮亮。


生物動力咖啡真的更好喝?

重點終於來了!會真的更好喝?

首先,精品咖啡的關鍵在於Terrior(風土,或稱「地域之味」),每款咖啡都因為種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海拔而有不同變化。而Biodynamic正正針對土壤進行改善,將更多的能源和資源投入土地中,所以種植出來的咖啡(按道理應該?)更有土地的特色,更有獨特的口感與風格。確實多年來多位世界著名的品酒專家都一致認同用Biodynamic種植法的酒款都擁有較天然純潔、結構緊密、風土氣息強烈的酒體,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實。

在一塊有生命力的土地中種植咖啡,怎樣都一定比在一塊死氣沉沉的土地上種更好。


我們認為,生物動力學實踐了採用整體並可持續的方式進行咖啡種植,不但對環境友善,並且可以確保每杯咖啡的質素。更重要的是,支持生產者進行生物動力農業的額外努力!如果未試過,不妨買來試試。在哪裡買得到


全球生物動力認證的監管機構是Demeter,您可以在以下網站閱讀有關內容。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IG @heycoffeeanimal

▶ www.heycoffeeanimal.com

 

資料參考:

- HASBEAN - What is Biodynamic Coffee?

- Wiki

- 《品酒世情》斗轉星移的Biodynamic Wine


-最天然的Biodynamic種植法


-Biodynamic Food


-Biodynamic Association


-Sustainable Food Trust


已更新:2021年5月10日


沒錯!世間上竟然有一種咖啡種植方式是需要看星座走勢來決定播種、耕種和收割時間,這就是生物動力咖啡(Biodynamic Coffee)!


什麼是生物動力咖啡(Biodynamic Coffee)?

生物動力耕作其實已在葡萄酒行業得到廣泛認可,被認為是最古老的系統化有機耕作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是由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率先提出的。他提倡「農業不應該只是生產農作物,而應該將整體農業視為更廣泛的精神哲學的一部分。」(在說什麼?!繼續看下去吧!)

而用生物動力耕作的方式所種植的咖啡,就是生物動力咖啡(Biodynamic Coffee)!在哪裡可以買到?▶不過看完再買也未遲!


生物動力農業(Biodynamic Farming)與有機農業(Organic Farming)有何不同?

生物動力農業與有機農業都共享了許多原理和方法。不過,Biodynamic可以說是更進深的有機農業。除了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和其他有毒成分,更有一套指引去提升整塊土壤的自身免疫能力,再配合天象星象,使土地回歸到他原始的活力。(聽起來很神秘吧?!)

1)慣行農法 - 使用化學農藥,像西醫般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有機農法 - 不使用農藥,像中醫般用天然方法達至整體平衡。

3)生物動力農法 - 不使用農藥,像中醫+占星+古法偏方般整體平衡,配合天象星象,以回歸原始。


生物動力農業4大核心思想

1.視農場為一種生物

Biodynamic理念:「將農場視為一種生物,並使其盡可能自給自足。(To view the farm as a living being and allowing it to be self-sufficient wherever possible.)」


2.土壤自身生態系統

Biodynamic十分重視土壤的健康,他們認為「將更多的能源和資源投入土地和土壤中,而不是從土地和土壤中獲取資源,從而完成循環。」目的是讓一個農場成為自身的生態系統般運轉,要求盡少的外部干擾,並依靠該農場本身的獨特環境自肥並保持平衡。


3.十二星座耕種法?

生物動力農業也高度依賴宇宙的影響。例如會參考太陽月球等行星恆星的運行,對宇宙的影響來決定何時最適合播種,耕種和收割農作物。


就天象星象來說,這部分所探討的是太陽、月亮以及其他天空中的星體對地球上的生物所產生的影響。按照動物的活動來耕作以取代機器。


就月亮來說,月亮跟地球的距離遠近與月球的地心引力對地球的影響大小有關。果農會按月照製作出一個自然耕作月曆(Moon Planting Calendar )。

眉月:更容易使種子發芽,適合種植生菜、芹菜、花菜(種子在外的植物)

上弦月:適合種植青豆,各式瓜類和番茄(種子在內的植物)

滿月:適合種植花生、洋蔥、紅蘿蔔(根類型)

下弦月:植物進入休息狀態,適合採收、修枝或移植


就星象來說,所謂的黃道帶,也就是所謂的十二星座。

水象和土象星座:適合種植農產品

風象和火象星座:適合採收及耕耘


越講越玄了~因為Biodynamic加入了不少關於星座、引力的觀察,容易給人流於迷信的感覺,但反過來也滿像古時農農曆而進行播種,耕種和收割?!



4. 以草藥自製輔助劑,土壤重生

為了維持和鼓勵農場的平衡和周期,生產者使用草藥製輔助劑(Herb-based Preparations)來輔助植物的發芽和光合作用。這促進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使土壤中的礦物質,養分和水分得到改善,植物吸收了這些物質,從而獲得了更好的農作物。農民還使用"Preparados"(由植物、礦物質和牛糞等其他天然材料稀釋製成的溶液),目的是從這些預備品中傳遞有關土壤平衡的信息。這與當前流行的微生物飲食的概念非常相似!


看起來,Biodynamic強調天然、環保、可持續發展,但為什麼未能廣泛使用?

生物動力產品可能不適合素食主義者?

生物動力法只是偽科學?

生物動力咖啡真的更好喝?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IG @heycoffeeanimal

▶ www.heycoffeeanima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