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君不見咖啡價格正上升,全因氣候變化也!

咖啡是一種季節性植物,溫暖、日夜溫差、降雨量或極端天氣等都會直接影響它的產量和品質。


氣候對咖啡豆的具體影響

高溫:加劇了害蟲疾病,使咖啡樹更易患病

日夜溫差小:降低咖啡豆的甜度

乾燥:使果實提早成熟,甜度不足

水災:過多雨水容易引發黴菌滋生,影響產量

乾旱:雨水不足會導致咖啡長時間不開花結果


相信大家都留意到咖啡價格不停上漲,這正正是我們在破壞環境以後所帶來的後果。這不是一件遙遠的事,而是明年!明年就會殺到埋身的事實!

後果並不是結果,我們仍有能力改變!


我們能做的事情

1)咖啡店:不要再拒絕接受顧客的自攜杯

首先,作為以咖啡謀生的咖啡店們,絕對有責任!

自從 Covid-19 後,很多店家都不接受顧客的自攜杯,為什麼呢?

我相信只是因為在沖咖啡時,自攜杯會接觸到沖煮頭而已。

解決方案:

(1)用 shot glass 接 shot 就能解決;

(2)或者用客人杯前先用熱水清洗乾淨,再用來做飲品就可以;

(3)或者參與杯子租借服務,一同保護環境和保住自己的「咖啡飯碗」 吧!


2)客人:停止使用一次性紙杯

眼見很多客人堂飲時,都會自動自覺選擇堂飲杯以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絕對是一件好事(先給你們一個叻)。至於外賣的話,坊間也有很多很多很多自攜杯選擇,請多多利用自攜杯以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吧!


原因是一次性紙杯中,咖啡杯是最難回收的!不管是屬於半紙半膠的咖啡杯、還是所謂的可生物降解/可堆肥杯子,回收時都需要先去除杯內的塑料塗層,而且咖啡杯蓋、飲管、攪拌棒、咖啡杯套又要分開處理,所以其實現時大部分的咖啡杯都會當一般垃圾處理,被送到堆填區。


3)所有人都可為環保發聲

提高環保意識是第一步。當大家都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相信才會有行動上的改變。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環保的資訊,可多多按讚分享(例如分享這一篇^^)。

在生活中多些留意自己在哪裡最浪費,就開始針對性地減少做。例如:你發現自己叫外賣最多,導致每天都有一大袋外賣膠盒,那麼就可以減少叫外賣,自己做飯,既減少浪費又健康。

可能你現在覺得「不可能~」,但回想起來,自從膠袋徵費以後,大家確實在出門前習慣自備購物袋。香港未來也將有垃圾徵費,我相信,只要大家願意做,其實環保並不遙遠,並不是「苛刻自己的生活」,反而是「讓你以後的生活得更舒適」。希望大家在世上,留下的是「對地球的貢獻」,而不是「垃圾」~


第二,亦可以多留意環保機構的聯署和支持環保組織。

綠色和平聯署 ★9月8前聯署★

綠色和平是獨立的國際環保組織,通過科學研究、政策倡議及和平行動,揭露全球環境問題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綠色和平從不接受任何政府、企業或政治團體的資助,只接受個人的直接捐款,以維持公正獨立。


一起努力吧!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咖啡生態鏈,還好嗎?

當咖啡烘焙商和咖啡店盈利盡收又不斷擴張之時,你有否想過咖啡生產商卻仍然過著貧窮,甚至舉債渡日的生活?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相片來自:Era of We)


報告顯示,近 61% 的生產商都被迫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出售咖啡」,這不單讓許多農民生計不足,農民的孩子也不願意投身咖啡農業,使咖啡界面臨勞動力短缺的風險,危及全世界的咖啡供應。


總部位於瑞典的 Era of We 發佈了一個「端到端咖啡網上平台」,將咖啡供應鏈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聯繫起來,希望能帶來一個「更透明、更公平、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該平台將授權咖啡種植者,無論規模大小,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咖啡品牌,並直接向烘焙商和消費者進行營銷,農民可以自行設定價格,從而創建一個更高效、更公平的供應鏈。

Era of We 創始人兼董事長 Martin Löfberg 表示:「通過幫助農民建立獨特又個性化的品牌,能提高咖啡莊園的整體價值,保護咖啡的未來。」


在過去的十年裡,他與南美洲、中美洲、東非和亞洲等主要咖啡生產國的咖啡農一起工作,他直接了解到該行業的狀況和利害關係。因此,建立這平台目標是將行業推向一個平衡且收入更可持續的種植者模式,以確保咖啡生產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Era of We 將於 6 月首先在瑞典推出,然後將推展至其他國家。 Roasters可以通過按月訂閱來使用服務。了解更多: https://www.eraofwe.com/


還記得「新疆棉花」嗎?當新疆被揭發懷疑強迫新疆少數民族勞動以生產棉花,各方開始發表聲明:不再與新疆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產品或原材料,甚至出現互相抵制的風波。


咖啡農也許也是受壓迫的一群。當你明白到咖啡業的繁榮,原來背後卻是犧牲了咖啡農的幸福生活,你會選擇怎樣做?視而不見?或是讓更多人理解狀況,停止向咖啡奸商購買及飲用咖啡,使咖啡產業能邁向更正確和更公平的未來呢?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一次性咖啡杯是世界各地咖啡店的必需品,對企業來說負擔得起,對客人來說也很方便。

可是,每 400 個咖啡杯中只有 1 個被回收。


為什麼回收一次性咖啡杯如此困難?可以如何飲得環保?

(相片來自Wix)

一次性咖啡杯

許多外賣咖啡杯都是由石油基塑料製成,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丙烯或含有聚乙烯塗層。聚乙烯塗層或雙層咖啡杯可以好好地保持咖啡溫暖和防止滴漏,這都成為了咖啡店的完美選擇。


你用完咖啡杯,會如何處理?掉進垃圾桶!

問題來了:想回收?應該掉進藍廢紙?或是啡膠樽?


咖啡杯本身屬於半紙半膠,回收時需要先去除塑料塗層;咖啡杯蓋、飲管和攪拌棒屬於塑料;咖啡杯套又屬於紙品。你會這樣分開處理嗎?


不只有你會覺得這樣子麻煩,很多公司也不會花心思、花額外金錢去這樣回收它。最終,它們都是被送往垃圾堆填區。估計全世界每年有 5 萬億個一次性咖啡杯這樣子被送往垃圾堆填區。


據估計,膠杯需要長達 450 年才能被降解,而含有塑料塗層的咖啡杯也需要大約 30 年才能被分解。當材料分解時,它們會釋出二氧化碳和甲烷,進一步導致溫室氣體排放。

(相片來自Wix)


可生物降解/可堆肥杯子

取而代之,人們開始發明其他代替品,例如:可生物降解/可堆肥杯子。


原來「可生物降解」又不等於「可堆肥」。「可生物降解」會隨著時間而分解成更簡單的成分;而「可堆肥」是在某一時間範圍內分解成有機化合物(腐殖質),為周圍環境提供營養。


可生物降解/可堆肥杯子都要配合適當的處理設施時才起作用,可是,消費者都不知道,最終只會隨隨便便地扔進垃圾桶,然後再送往堆填區。


它們對環境的影響,往往更是出現在生產過程及堆肥處理上,影響甚至比不可堆肥物料或將可堆肥物料循還再用、堆填或焚燒更大。

(相片來自Wix)


可重複使用杯子

這樣子,唯有另謀出路:可重複使用杯子/自攜杯!


KeepCup是一家澳洲的可重複使用咖啡杯公司。從2009年開始生產自攜咖啡杯,並致力於鼓勵人們改變習慣,從而改變世界。

(相片來自KeepCup)

自Covid-19,為了遵守防疫措施,許多咖啡店只使用外賣杯子和餐具,有些還拒絕接受顧客的可重複使用咖啡杯,再一次加劇了咖啡杯浪費問題。


「一次性杯子被錯誤地等同於衛生」據報導,由於Covid-19,塑料廢物激增,便利文化又悄悄地回到了日常生活中。


要鼓勵人們使用自攜杯,不少咖啡店也制定了「使用自攜杯折扣/紙杯費用」。英國星巴克嘗試對顧客收取 0.05 英鎊的費用,以希望鼓勵人們轉向可重複使用的替代品。雖然 48% 的顧客聲稱他們會自帶杯子,但背後卻只有 1-2%參與率。


租用杯子

自帶杯子太麻煩嗎?不如租杯子!

有不少國家的咖啡店都開始了杯子租借服務,Recup是其中一家公司。

(相片來自ReCup)

Recup採用回收塑膠,客人只要到參與的咖啡店中要求使用Recup杯,付了額外押金(約一歐元)就能取到外賣咖啡,用完後交回任何一家參與店就能取回押金及額外優惠。


這類循環系統為咖啡店和顧客提供更好的環保實踐體驗。消費者不需要記得攜帶或清洗自己的杯子,又可以不用交付紙杯費用。


可是,疫症蔓延又使人們害怕用別人用過的杯子而不租用杯子......

等一等!不要再給藉口了!


你要繼續視而不見?或是,馬上作出改變?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