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君不見咖啡價格正上升,全因氣候變化也!

咖啡是一種季節性植物,溫暖、日夜溫差、降雨量或極端天氣等都會直接影響它的產量和品質。


氣候對咖啡豆的具體影響

高溫:加劇了害蟲疾病,使咖啡樹更易患病

日夜溫差小:降低咖啡豆的甜度

乾燥:使果實提早成熟,甜度不足

水災:過多雨水容易引發黴菌滋生,影響產量

乾旱:雨水不足會導致咖啡長時間不開花結果


相信大家都留意到咖啡價格不停上漲,這正正是我們在破壞環境以後所帶來的後果。這不是一件遙遠的事,而是明年!明年就會殺到埋身的事實!

後果並不是結果,我們仍有能力改變!


我們能做的事情

1)咖啡店:不要再拒絕接受顧客的自攜杯

首先,作為以咖啡謀生的咖啡店們,絕對有責任!

自從 Covid-19 後,很多店家都不接受顧客的自攜杯,為什麼呢?

我相信只是因為在沖咖啡時,自攜杯會接觸到沖煮頭而已。

解決方案:

(1)用 shot glass 接 shot 就能解決;

(2)或者用客人杯前先用熱水清洗乾淨,再用來做飲品就可以;

(3)或者參與杯子租借服務,一同保護環境和保住自己的「咖啡飯碗」 吧!


2)客人:停止使用一次性紙杯

眼見很多客人堂飲時,都會自動自覺選擇堂飲杯以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絕對是一件好事(先給你們一個叻)。至於外賣的話,坊間也有很多很多很多自攜杯選擇,請多多利用自攜杯以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吧!


原因是一次性紙杯中,咖啡杯是最難回收的!不管是屬於半紙半膠的咖啡杯、還是所謂的可生物降解/可堆肥杯子,回收時都需要先去除杯內的塑料塗層,而且咖啡杯蓋、飲管、攪拌棒、咖啡杯套又要分開處理,所以其實現時大部分的咖啡杯都會當一般垃圾處理,被送到堆填區。


3)所有人都可為環保發聲

提高環保意識是第一步。當大家都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相信才會有行動上的改變。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環保的資訊,可多多按讚分享(例如分享這一篇^^)。

在生活中多些留意自己在哪裡最浪費,就開始針對性地減少做。例如:你發現自己叫外賣最多,導致每天都有一大袋外賣膠盒,那麼就可以減少叫外賣,自己做飯,既減少浪費又健康。

可能你現在覺得「不可能~」,但回想起來,自從膠袋徵費以後,大家確實在出門前習慣自備購物袋。香港未來也將有垃圾徵費,我相信,只要大家願意做,其實環保並不遙遠,並不是「苛刻自己的生活」,反而是「讓你以後的生活得更舒適」。希望大家在世上,留下的是「對地球的貢獻」,而不是「垃圾」~


第二,亦可以多留意環保機構的聯署和支持環保組織。

綠色和平聯署 ★9月8前聯署★

綠色和平是獨立的國際環保組織,通過科學研究、政策倡議及和平行動,揭露全球環境問題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綠色和平從不接受任何政府、企業或政治團體的資助,只接受個人的直接捐款,以維持公正獨立。


一起努力吧!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大家知道嗎?在咖啡歷史上,一開始並不是飲咖啡,而是吃咖啡!

古代蓋拉族是非洲遊牧民族,要到處打獵,因此,開始有嚼食咖啡葉&咖啡丸的習慣。他們會直接嚼食葉片,或泡煮來喝。由這時開始,人們才開始以咖啡葉、咖啡果、咖啡豆來製作飲料。

(相片來自Perfect Daily Grind)

為何飲用咖啡葉?

幾個世紀以來,蘇門答臘、埃塞俄比亞、牙買加、印度、爪哇和蘇丹一直都有飲用咖啡葉的習慣。咖啡葉與綠茶有些相似,它的咖啡因含量低於綠茶,但抗氧化的能力較高,被認為可以治療或緩解感冒症狀。


19 世紀,荷蘭殖民者將咖啡植物運送到印度尼西亞的指定農業區種植,但卻禁止工人食用咖啡,所以他們就會喝“Kawa Daun”,即咖啡葉。通過在陽光下曬乾咖啡葉來減少苦味,然後再將葉子煙熏並烤幾個小時,最後浸泡在沸水中,放入椰子殼中。現在,他們還會加糖、煉乳和生薑,甚至會加上雞蛋一起飲用~


咖啡葉味道如何?

那咖啡葉的味道像咖啡嗎?似乎不是,它的味道比較像茶。

最吊詭的是:它又不能歸類為茶,又不能歸類為咖啡。

它口感順滑、低澀度且高甜度,你可以找到香草、蜂蜜、煙熏和濃郁的泥土氣息。

(相片來自Wix)

咖啡葉有市場嗎?

根據《世界茶葉新聞》報導,全世界約有 500 萬人飲用咖啡葉。而在 2020 年初,歐洲食品安全局批准了咖啡葉在整個歐盟銷售,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的市場將可能會變得更大。


咖啡每年僅有幾個月的收穫,這可能會使許多生產者和工人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沒有工作和收入。如果咖啡葉也能成為產品的話,可以在淡季期中為生產者帶來額外收入。咖啡葉能夠不斷生產,在日常修剪過程中可以順便收集,對咖啡農來說也一個不錯的商機。


有機會不妨試試咖啡葉吧!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一杯香濃咖啡配上外脆內軟的牛角包,可能是你每天早餐的選擇。可是,你有否想過這組合的背後是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政治故事呢?


(相片來自Unsplash)


惡夢的開始

自 9 世紀開始,波斯名醫就用咖啡來作為一種治療頭痛的藥物。咖啡亦隨著回教(又稱伊斯蘭教)傳開去,信徒為了保持清醒祈禱而開始有喝咖啡的習慣。問題來了,當鄭和下西洋時,以茶作見面禮這行為卻啟發了阿拉伯人:「咖啡是否能與茶一樣,成為平民化的飲品?」於是,阿拉伯人開始阿拉伯式沖咖啡,一家家咖啡店也開始建立起來,想不到這是一場惡夢的開始。


危害國家安全的咖啡

1511年,在回教聖地麥加的一個仲夏之夜,一班信徒圍著火,傳著咖啡喝。可是,剛好被宗教警察發現:「這飲品我們從來未看過,一定是酒!要禁止!」


事實是,當時的宗教領袖認為:「咖啡是宗教專用的飲品,這樣如此平民化怎麼辦?萬一信徒不回聖殿,只去咖啡店,怎麼辦?」而醫生們也表示:「人們都輕易得到咖啡來治病,沒有人來看醫生,怎麼辦?」於是他們聯手宣布:「咖啡有毒!與酒一樣要禁止!」將這罪名放在咖啡身上,雖然「麥加禁咖啡事件」很快結束,但卻成為了咖啡禁令的先河。


1633年,土耳其蘇丹穆拉德四世微服私訪。到訪咖啡店時,發現許多知識分子正在討論帝國制度,並在批評他的施政方式。這一刻,他知道:「咖啡店是危險的地方!嚴重危害帝國安全!要禁止!」於是下令將伊斯坦堡的咖啡店全部夷為平地,喝咖啡的人也要毒打一頓!這也是史上最大型的一次因咖啡而死傷的事件。


最後,直到穆拉德四世死後,咖啡文化才開始逐漸復甦。


嘲笑敵軍的牛角包

在其後的1683年,奧斯曼土耳其集結24萬兵力,由蘇丹親自率領,進攻當時西方世界最大的政治中心——哈布斯堡王室的都城維也納。


在西方世界中,流傳著奧斯曼士兵走路時會發出巨大聲響,眼神如刀劍,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全靠喝一種神秘黑水。對西方人來說,咖啡是一種既神秘又可怕的飲品。

(相片來自Wiki)


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士兵會從地底下挖地道來攻城。在一次試圖從底下炸裂隧道來破壞城牆之時,卻被一個叫彼得(Peter Wender)的麵包師傅發現。他趕緊通知官員,成功阻止了土耳其的攻擊,拯救了國家。因此,他按照土耳其國旗的新月圖案,做了一種「Pfizer」的新月形麵包,讚揚自己的功勞,這就是「牛角包」誕生的故事。


另一方面,維也納人寇爾斯奇(Fanz George Kolschitsky )亦同時越過敵軍,穿越了土耳其的包圍去通知在城外的波蘭援軍,最終,土耳其軍隊大敗,維也納人發現駱駝背上掛著一袋袋的豆子。其他人還以為只是駱駝的飼料,但待過伊斯坦堡的寇爾斯奇卻知道,這就是土耳其最盛行的神秘咖啡。後來論功行賞的時候,寇爾斯奇要求要這些豆子作為獎賞,政府也送了他一棟房子,好讓他開設咖啡店。


一個世紀以後,一名奧地利公主瑪莉安東尼嫁給法王路易十六,堅持要吃到這種新月形麵包。由於法國王后只能吃法國的食物,因此,就將Pfizer改成法文的「新月」,就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Le croissant(牛角包)。原來這不是牛角包,而是月亮包。


咖啡是土耳其傳來的恩物,而牛角包卻是嘲笑土耳其的麵包,從此,成為了史上最諷刺的早餐組合。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