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很多人為了能在家沖出一杯好咖啡,都會選擇花錢升級咖啡儀器,但原來還有個更好的方案!


一杯咖啡裡有 98% 都是水,水的品質對於咖啡的風味影響尤其深遠。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創公司研發了 Lotus Water 溶液,只要你在沖咖啡時把溶液加進過濾水裏,就能輕鬆製作出不同硬度和鹼度的水來提升你的沖煮體驗。


(圖片來源:Kickstarter Lotus Water )


Lotus Water 共有 4 款溶液:🔴 氯化鈣(CaCl,Calcium Chloride)、🔴 氯化鎂(MgCl, Magnesium Chloride) 、🔵 碳酸氫鉀(KHCO3, Potassium Bicarbonate)和🔵 碳酸氫鈉 (NaHCO3, Sodium Bicarbonate)。


適量的礦物質有助於沖煮時萃取更多咖啡的風味。🔴 紅瓶系列中,鈣離子可以強調咖啡的甜味和乾淨度,鎂離子有助於增加風味的複雜性和口感,它們都有助於提高水的硬度。🔵 藍瓶系列則是調節水的鹼度,當中的鈉離子有助於口感更順滑,同時減少深烘咖啡豆的苦味,而鉀離子則讓水果的風味更突出


如果以數據來作參考的話,在 450 毫升的水中,一滴紅瓶🔴 =10 ppm CaCO3,一滴藍瓶🔵 =5 ppm CaCO3


(圖片來源:Kickstarter Lotus Water )


根據精品咖啡協會(SCA)的水質建議,理想 TDS 為 75-250 ppm,總硬度建議在 50-175 ppm CaCO3,鹼度建議為 40 ppm,pH 值 6-8。根據咖啡用水專家 Dr. Hendon 的研究,想製作出高萃取度和高酸度的咖啡,可加入10 滴 MgCl 和 6 滴 NaHCO3。如果想製作出風味平衡的咖啡可加入 7 滴 MgCl, 5 滴 CaCl 和 10 滴 NaHCO3。如果想強調咖啡的酸度可加入 6 滴 CaCl 和 5 滴 KHCO3。隨著他們在 Kickstarter 的正式發布,將提供更多水配方供大家參考。


Kickstarter 活動剛剛於上月底結束,共籌集得近 32,000 美元,預計將於今年 7 月發貨,之後 將計劃以零售方式銷售,詳情可留意他們的官方網站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大部分人都認為:「93°C 是最佳的咖啡沖煮溫度。」到底是真的嗎?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感官科學家和前研究員 Andrew Cotter 參考了近年的科學研究結果並進行實驗,發現了沖泡溫度對消費者的偏好的影響,一起來了解吧!


咖啡業界標準

在業界中,最常用來量度咖啡的標準有兩個:濃度 (TDS/總溶解固體) 和萃取率 (PE)。


濃度,又稱TDS,指沖泡時水中到底有多少溶解了的咖啡物質。以百分比來表示,一般 1.15% 至 1.35% 是公認的最佳比例。
萃取率 ,又稱PE,指從沖泡後的咖啡渣重量來得知到底萃取了多少咖啡物質出來,同樣以百分比表示。

這兩個指標可以通過咖啡的研磨度、沖煮時間和沖泡溫度等來調節。


消費者標準

一杯咖啡到底好不好喝是十分主觀,但風味描述某程度上是客觀。因此,溫度對味道有什麼影響?對消費者來說又有影響嗎?感官科學家 Andrew 進行了以下實驗嘗試了解。


研究邀請了兩組人士品嚐咖啡:一組 12 人的專業杯測師和一組 119 位咖啡愛好者。以 87°C–93°C 不同溫度條件下沖煮出 TDS 和 PE 相約的咖啡,並讓這兩組參加者品嚐及形容風味。


研究結果有驚人的發現:對兩組參加者來說,溫度對風味的影響非常小,甚至他們幾乎沒有發現味道的差別。


(相片來自SCA)


大多數消費者傾向喜愛 TDS 值 1% 左右的咖啡,而喜歡濃郁口味的人士偏向 TDS 值高於 1.25% 的咖啡。另外,低 PE(約 16%)和高 TDS(約 1.5%)的咖啡,感覺最酸,而高 PE(約 24%)和高 TDS (1.5%) 的咖啡,感覺最濃。


因此,原來只要溫度在 87°C–93°C 的範圍內,調整出想要的 TDS 和 PE 值,味道是不會有太大差別。


下次別再批評別人:「咖啡不夠熱不好喝」了~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咖啡生態各大平台: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測試水質有TDS機,測試咖啡濃度有VST機,那麼,有辦法測試咖啡的新鮮度嗎?

眾籌網站Indiegogo最近有一個名為GEIGER™ Coffee新項目上線了!


咖啡在烘焙後會不斷氧化,當中的芳香物質會揮發掉,咖啡會漸漸「走味」,因此開封了的咖啡豆一般建議存放於密實容器中,或者兩星期內用掉。


有時候,買回來的咖啡豆可能「只有到期日」而「沒有烘焙日」,所以根本無法得知它的新鮮度。因此,作為美國空軍感應器承包商的James就研發了GEIGER機。

GEIGER Coffee中安裝了一個迷你感應器以偵測「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只要將咖啡粉放在密封器皿中,再放入GEIGER機,一分鐘內就能看到結果。


A cup of Joe是一個經典的咖啡俚語,所以James也創建了新鮮度量度單位「Jo」。10 Jo 代表非常新鮮,而1 Jo代表徹底氧化,不新鮮。

以下為測試示範:

有興趣支持他們的研發,可前往


至於如何不用儀器都知道咖啡新不新鮮?

1)粉層有否漲起:以手沖方式沖煮咖啡時,可留意粉層有沒有漲起,「漲起來」代表咖啡中仍有很多揮發性物質。

2)烘焙日一星期:一般當地焙烘商都會在包裝上印有烘焙日,在烘培後一星期至一個月內,其實都算是新鮮!因為剛烘焙後的咖啡豆,它必須要休息一段時間(俗稱為:養豆),讓其風味慢慢穩定,所以剛烘焙完的咖啡豆不一定是最好,反而等待一至兩星期,甚至有些豆需要等待一個月,味道反而更佳!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www.patreon.com/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