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什麼是精品咖啡?精品咖啡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咖啡」與「精品咖啡」就像產品與名牌的分別。產品只是普通商品,而名牌則代表著「高級、品味、時尚、昂貴」。

(相片來自Unsplash)

✏️1974 最初定義

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最早是由被稱為「精品咖啡教母」的 Erna Knustsen 於 1974 年率先在《茶與咖啡月刊》(Tea& Coffee Trade Journal)上提出,希望利用這一個詞語,能將「精品咖啡」與紐約期貨交易市場中的「商用咖啡」作區別。

只有在最有利的微型氣候與水土,才能栽培出風味獨特的精品咖啡。

✏️廣泛定義

漸漸有了杯測指南,人們開始以分數來定義何謂「精品咖啡」。

咖啡在 100 分制中獲得 80 分或以上的分數,就屬於精品咖啡。 (90-100 的咖啡被評為非常優秀,85-89.99 的咖啡被評為優秀,而 80-84.99 的咖啡被評為非常好。 )

✏️SCA 舊定義

在 SCAA 和 SCAE 未合併之前,他們更會以咖啡生產的每個階段為精品咖啡制定標準,包括:生豆的缺陷量、水標準和沖泡強度。


「精品咖啡」的定義一直在改變,而業界與消費者對此的定義也不大相同,但綜合來說「精品咖啡」的定義似乎總是圍繞著「品質」這概念。可是,隨著這四十七年的經驗,「精品咖啡」定義又加添了新意義。


 

2021 SCA 重新定義

2021年,精品咖啡協會發布了一份白皮書,為精品咖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定義。簡單來說:

精品咖啡是一種因其獨特屬性而得到認可的咖啡或咖啡體驗,並且由於這些屬性,在市場上具有顯著的額外價值
Specialty coffee is a coffee or coffee experience recognized for its distinctive attributes, and because of these attributes, has significant extra value in the marketplace.

這定義不僅關注「品質」,還關注到屬性」、「飲用經驗」和「市場價值」

(相片來自Unsplash)


最新提出的定義中圍繞著「屬性 Attributes」,這到底是指什麼?

「屬性」分成「內在屬性」和「外在屬性」。

「內在屬性」指物理上的形狀、外觀、烘焙程度、化學成份以及感官特性。

「外在屬性」指信息上的原產地、生產商名稱、所帶有的認證、可持續性聲明等特質。

詳細內容請參閱SCA報告


鑑於最近,在進行市場和經濟研究時,人們都想分別出「精品」和「非精品」咖啡農場之間勞動條件的差異,因此,為了能更方便分類農場類別,便進行了這次重新定義。


(相片來自SCA)


老實說,今次的定義重點都落在「屬性所帶來的市場價值」。也許協會都在暗示著「屬於精品咖啡的,就會貴,而且貴得有理」這個道理。如果你想你的咖啡「更精品」,就必須從「內在與外在屬性」著手,包括咖啡品種、烘焙程度、甚至認證和可持續性。


這當然有好有壞。貧窮的農民可能沒有錢去取得認證,而導致咖啡只能繼續平賣,無法成為所謂的「精品級」。但另一方面,也在鼓勵商家更認真看待可持續性的咖啡種植方式。對消費者而言,可能會有「貴就是好」的錯覺,而忽略了小農民所出的咖啡,甚至鄙視「非精品咖啡」。因此,希望大家能在當中找到平衡點就好了。


相信在可見的將來,咖啡不單單是飲品,而是奢侈品!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已更新:2022年2月26日

精品咖啡協會技術官 Mario 博士聯同咖啡科學基金會首席研究官 Peter 為 SCA 出版全新的《咖啡感官和杯測手冊》(Coffee Sensory and Cupping Handbook),並將於月底的新奧爾良精品咖啡博覽會中首次亮相,一起來先睹為快!

(相片來自Unsplash)


自 19 世紀下半葉開始,人們都只是以咖啡豆的外觀來評估咖啡的品質。咖啡豆大小、原產地和樣本中的瑕疵豆通通都比咖啡的實際味道更重要。直到舊金山咖啡貿易商 Clarence E. Bickford 發明了「杯測 Cupping」來評估咖啡豆品質,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到 1960 年代,精品咖啡運動開始冒起,咖啡品質亦漸漸建立在風味這概念上,杯測這個專業的感官評估也開始被生豆貿易商和烘焙商以外的人使用。1986 年,Ted Lingle 出版了第一本有關感官分析領域的指南《The Coffee Cupper's Handbook》,奠定了如何以感官評測咖啡的基礎。


今次推出的全新《咖啡感官和杯測手冊》(Coffee Sensory and Cupping Handbook)可以說是匯集了 30 年來感官科學領域的進步,旨在了解人類對氣味、味覺和口感的感知,並將這些與 SCA 開發的杯測和最近的風味語言新進展互相結合,能稱得上是迄今為止關於該主題「最完整、研究最充分的感官實用指南」。


(相片來自SCA)


《SCA Coffee Sensory and Cupping Handbook》中,你將了解到:

  • 如何使用最新工具和技術將感官科學和技術應用於咖啡

  • 感官分析的歷史,以及它如何成為精品咖啡行業的關鍵組成部分

  • 從化學、生理和神經學角度了解咖啡的味道、氣味和口感

  • 偏見和錯誤如何影響感官知覺

  • 如何將實踐您自己的感官分析


《咖啡感官和杯測手冊》旨在為所有咖啡專業人士提供有關咖啡和感官科學的專業知識,同時提供有價值的資訊來幫助讀者了解自己的咖啡感官體驗。


印刷版的早期版本將於 10 月 1 日在新奧爾良精品咖啡博覽會上發布,而其印刷版和電子版將於 10 月底在 SCA 商店 正式發行。想成為 Sensory 和 Cupping 奇才,就要入手一本了!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咖啡的確是「有錢人的玩意」,一部家用特濃咖啡機由3000-10,000不等,到底可以如何選購咖啡機?

(相片來自Unsplash)

首先,Budget!

如果你想在家飲用Espresso Base咖啡,不單需要半自動Espresso機($3000-10,000),還需要磨豆機($3000-6000),電子磅,拉花奶壺等等用品。因此,要有心理準備,一套最少都要$6000。


●$3000選擇:Delonghi 意式咖啡機外型復古,能做到基本Espresso,但打奶棒比較短,難拉花。而且它只能用咖啡粉或要另外配磨豆機。

●$6000選擇:如果你想二合一(磨豆連Espresso機),省位又省錢,可以考慮Breville。

●$9000選擇:想更貼近商用機,可以考慮WPM,出shot更穩定,打奶棒能多角度轉動。

●練大隻之選($500):Wacaco Minipresso 迷你手動咖啡機(?)配即用咖啡粉


[由於咖啡用具實在太複雜,今次只能簡介。更詳細介紹,可留意日後的「解鎖咖啡生態課程」]


其次,想要的標準!

●如果你想在家拉花,我建議咖啡機做到基本Espresso,再投資一個好的拉花奶壺/鋼杯,你會事半功倍!而且咖啡機的打奶棒最好可以多角度轉動,你才可以研究打奶角度。

●如果你喜歡研究用單品豆製作特濃咖啡,我建議投資一部好的Single-dose研磨機,例如:Niche Zero。

●如果你只想喝一杯有奶咖啡,就可以咖啡粉加奶,或者在咖啡店買吧!


第三,使用頻率!

說真的!我以前也曾打算在家練拉花,但結果只用了咖啡機三次以內,最後長期閑置的咖啡機更壞掉。所以,如果你確定每星期都至少會拉一杯咖啡,而且不怕麻煩的先好買!

(相片來自Unsplash)

另外,不要以為咖啡機只有特濃咖啡機一種,其實還有滴濾咖啡機、Capsule咖啡機......也是在家製作黑咖啡的選擇。


SCA可以說是咖啡界的權威。他們也推出了「SCA家用咖啡設備認證計劃」,希望可以測試有更多品牌並介紹給各位咖啡迷。


該計劃為不同品牌的商業咖啡機、磨豆機、滴漏咖啡機等設備進行驗證,以審查它們的設計和精確度。


現時已列出了一個「家用咖啡設備認證表」,而商業類別中,若通過SCA 的嚴格標準,認證的品牌更有機會成為2022-24年世界咖啡錦標賽中的贊助商。


馬上查閱已認證的名單: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www.patreon.com/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