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家知道嗎?在咖啡歷史上,一開始並不是飲咖啡,而是吃咖啡!

古代蓋拉族是非洲遊牧民族,要到處打獵,因此,開始有嚼食咖啡葉&咖啡丸的習慣。他們會直接嚼食葉片,或泡煮來喝。由這時開始,人們才開始以咖啡葉、咖啡果、咖啡豆來製作飲料。

(相片來自Perfect Daily Grind)

為何飲用咖啡葉?

幾個世紀以來,蘇門答臘、埃塞俄比亞、牙買加、印度、爪哇和蘇丹一直都有飲用咖啡葉的習慣。咖啡葉與綠茶有些相似,它的咖啡因含量低於綠茶,但抗氧化的能力較高,被認為可以治療或緩解感冒症狀。


19 世紀,荷蘭殖民者將咖啡植物運送到印度尼西亞的指定農業區種植,但卻禁止工人食用咖啡,所以他們就會喝“Kawa Daun”,即咖啡葉。通過在陽光下曬乾咖啡葉來減少苦味,然後再將葉子煙熏並烤幾個小時,最後浸泡在沸水中,放入椰子殼中。現在,他們還會加糖、煉乳和生薑,甚至會加上雞蛋一起飲用~


咖啡葉味道如何?

那咖啡葉的味道像咖啡嗎?似乎不是,它的味道比較像茶。

最吊詭的是:它又不能歸類為茶,又不能歸類為咖啡。

它口感順滑、低澀度且高甜度,你可以找到香草、蜂蜜、煙熏和濃郁的泥土氣息。

(相片來自Wix)

咖啡葉有市場嗎?

根據《世界茶葉新聞》報導,全世界約有 500 萬人飲用咖啡葉。而在 2020 年初,歐洲食品安全局批准了咖啡葉在整個歐盟銷售,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的市場將可能會變得更大。


咖啡每年僅有幾個月的收穫,這可能會使許多生產者和工人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沒有工作和收入。如果咖啡葉也能成為產品的話,可以在淡季期中為生產者帶來額外收入。咖啡葉能夠不斷生產,在日常修剪過程中可以順便收集,對咖啡農來說也一個不錯的商機。


有機會不妨試試咖啡葉吧!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或者你經常聽到「精品咖啡」一字,原來現在也有「精品茶SPECIALITY TEA」了!

(相片來自ESTA)


歐洲精品茶協會(The European Speciality Tea Association)於 2021 年上半年度成立了一個由經驗豐富的茶葉專業人士組成的工作小組,以便日後推動精品茶的交流。


精品茶概念

簡單來說, 就是「從樹到杯From the bush to the cup」,重視製茶科學和藝術,並茶產業鏈中的產地、農場、加工、製作技巧等每個環節。


至於如何評鑑精品茶的品質,會按以下五大標準來定義:

1)乾葉

2)葉的乾香氣

3)茶液的顏色與清澈度

4)茶液的風味與口感

5)濕葉的外觀與香氣


其實茶對於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從小到大我們都習慣上茶樓,什麼普洱、香片、壽眉、鐵觀音,就算沒有完整認識,也至少聽過又說得出的茶種。


大致上,茶可分為六大類:

1)綠茶:不發酵茶,例如:三峽碧螺春、龍井

2)黃茶:10%-20%發酵茶,例如:君山銀針

3)白茶:20%~30%發酵茶,例如:白牡丹

4)青茶/烏龍茶:30%-60%發酵茶,例如:凍頂烏龍、東方美人、貴妃茶

5)紅茶:80%-90%發酵茶,例如:紅玉、紅韻、阿薩姆紅茶、錫蘭紅茶、大吉嶺紅茶

6)黑茶:後發酵茶,例如:普洱茶

歐美地區更會有再加工茶,例如:伯爵茶、香料茶


「咖啡、茶、酒和可可」這四大天王不單品嚐時都用差不多的標準,也愈來愈重視整個生產鏈上的產區、發酵、加工等技術,相信他們都會由日常飲用升級為奢侈的精品飲料。


不知你又對「精品茶」有什麼看法呢?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喜歡咖啡生態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https://linktr.ee/heycoffeeanimal

▶ 商業合作歡迎來信:heycoffeeanimal@gmai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