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已更新:2021年5月10日


日本咖啡歷史

據說,在1641年(日本江戶時代中期元祿年間),設立於長崎出島的荷蘭商館將咖啡帶入日本。初時接觸咖啡的人多為官員、翻譯和藝妓。日本人起初對咖啡並沒有什麼好感。醫師們只將咖啡當成一種藥物。因為咖啡豆都炒得黑黑,就算加糖後飲用,其味道仍然又苦又臭,一直無法適應這種歐洲飲品。

從明治時代(1868年至1912年)開始,日本人為了積極脫亞入歐,人們都紛紛模仿歐式生活:跳社交舞、飲紅酒、吃牛排,還有小酌咖啡。

有趣的是,原來日本第一家咖啡館「可否茶館」是反清復明的鄭成功弟弟的兒子鄭永慶於1888開的。他們是翻譯世家,也許就是從荷蘭商館中開始接觸咖啡。一開始人們不知道怎麼翻譯 “koffie”,找到「可否」、「可非」、「骨非」等字,最後以日文漢字寫成「珈琲」。


1930年代,老牌的上島咖啡(UCC)成立。上島咖啡執著於用虹吸壺製作咖啡,擁有一批忠實粉絲。1969年推出加奶咖啡後,因奶味掩飾了過度萃取後咖啡的苦澀,使口感變得渾厚順滑,大眾更容易接受,因此亦將其商品化,推出罐裝咖啡。1980年DOUTOR COFFEE也堅持用虹吸的咖啡精神開啟了自己的時代,更研發了掛耳咖啡。


直到精品咖啡的浪潮出現,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完美地表現在手沖咖啡之中。在東京或是京都,一間好咖啡館的基本條件就是手沖咖啡。手沖咖啡不是機械化、規格化的活動,而是個別化、特殊化和風格化。一杯咖啡蘊藏著店主的專業、熱情與手藝。


咖啡館一開始傳進日本時是傳播西方新奇事物的場所,是知識分子們進行討論的公共空間。現在的咖啡館更加豐富,是上班族沉澱心情的地方、是主婦暫時遠離家務的場所、是宅男們幻想的實踐(女僕咖啡)、是閱讀漫畫、雜誌的小型圖書館。


日本獨有咖啡文化

1)虹吸咖啡Siphon

一說到日本咖啡,不難會想起這款擁有強烈視覺效果的虹吸咖啡。因為日本UCC和DOUTOR COFFEE都是以虹吸起家,所以對於日本咖啡的印象也是從他們而來。可是,其實虹吸咖啡最早起源於德國,並非日本。


2)炭燒咖啡

炭燒咖啡也是日本咖啡一大特色!當其他人都在深度烘焙之時,日本人卻將深度烘焙推至極致。專業的炭燒咖啡會採用備長炭烘焙咖啡豆,色澤較黑,味道香醇又有炭火味道,但飲起來卻會微酸且甘醇,十分微妙的風味。

3)罐裝咖啡

據說罐裝咖啡最早在1965年出現於日本,也是日本飲品市場佔一席位的暢銷飲品。

4)HARIO

對於新手來說,相信第一個接觸的咖啡器具就是HARIO V60。HARIO原以製造實驗室用品為主。二戰後,利用耐熱玻璃的特性,開始製作虹吸式咖啡壺,並進入家用產品的領域。現在更進一步拓展事業至香氛、寵物用品、甚至汽車照明用投射燈具。

V60採用圓錐型設計,不影響咖啡粉末的膨脹。 大口徑圓孔,隨著注入的熱水速度而改變咖啡的味道。 設計能把咖啡粉末堆高,使咖啡的香氣充分得到釋放,能簡單地製作出專業水平的美味咖啡。

5)慢烘咖啡

日本的烘焙方式五花八門,當中較為獨特的就是「慢烘咖啡法」。慢烘原理就像慢煮食物一樣,平時烘焙時間為7-12分鐘的話,慢烘則將時間拉長至18-25分鐘,可做到口感醇厚的淺炒風味。

不知日本咖啡又給你什麼印象呢?歡迎在下面分享!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IG @heycoffeeanimal

▶ www.heycoffeeanimal.com

已更新:2021年5月10日

有沒有一個咖啡設備可以做到手沖clear cup,又能做到濃縮咖啡full crema body?


位於芝加哥的多學科工作室Crucial Detail所研發的半球形咖啡沖泡設備Orb One,在Kickstarter上取得驕人的成績,在7天內已獲得了超過30萬美元的支持。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設計吧!


摩卡壺故事

如果說起摩卡壺(Moka Pot),大家一下子會想到Bialetti (胡子叔叔)品牌。摩卡壺起源於意大利,據說是從當地婦女所使用的洗衣機上得到靈感。當時的洗衣機中間有一根金屬的管子,將加熱後的肥皂水從洗衣機的底部吸上來再噴到衣服的上方。Luigi De Ponti 和Alfonso Bialetti就利用這個原理研發了摩卡壺。


Orb One重新定義了摩卡壺

它的工作原理類似傳統的摩卡壺,利用蒸氣壓力迫使水通過研磨咖啡向上流動,再加上美學設計和可調溫的實心不銹鋼淋浴噴頭,使人們在家都能輕鬆及穩定地沖煮咖啡。



設計重點:

1)半球形外觀:傳統摩卡壺的底部偏小,很難直接放在爐頭上,因此Orb One加大了底部,使用420不銹鋼作底座,可用於煤氣爐,電磁爐灶及野營爐灶上。


製作穩定咖啡的關鍵是3T,Temperature溫度, Turbulence流速, and Time時間。

2)調溫蓮蓬頭:由於利用蒸氣壓力令水通過研磨咖啡,水溫十分高,有機會過度萃取。因此加了調溫蓮蓬頭,可以將100ºC(212ºF)水溫降低9%,降至91ºC(195ºF)。


3)蓮蓬頭分流:蓮蓬頭作為散熱器兼作分流器,水流能更均勻地穿過咖啡層,達致平均萃取效果。

4)用戶掌控接觸時間:通過研磨粗幼來控制水與咖啡的接觸時間。只要用戶多調整和試驗,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配方。建議比例範圍為2:1至16:1。

-粗磨咖啡粉+大量水=滴漏般的咖啡。

-精細研磨咖啡粉+少量水=濃縮咖啡般的濃稠咖啡。

5)清洗方便:用完的咖啡粉可以方便取出,不會為用戶帶來清洗困難。


Orb One可以容納14-16克研磨咖啡和250毫升水。它由不銹鋼,鋁,FDA有機矽和FSC認證的可持續來源木材製成。由於製作模板需要資金,因此在Kickstarter上眾籌中。

Orb One計劃於11月推出市面

目標金額為25萬美元(已達到)計劃於3月26結束眾籌,4-6月製作模板,7月製成產品,8-9月進行品質審查,11月可以送到捐款者手中。

現在只要捐120美元就能得到一個Orb One。有興趣可以去支持他們。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IG @heycoffeeanimal

▶ www.heycoffeeanimal.com


已更新:2021年5月10日

名為Precise Brew的可重複使用的環保濾紙(或稱為咖啡過濾器)已經在希臘雅典誕生了!


Precise Brew是Coffee Loves Editors&Trainers的子品牌,這是一家設備分銷公司和SCA Premier培訓中心,由Fotis Lefas和Sofia Bikouvaraki創立,他們已經在精品咖啡領域活動了有20年之久。

Precise Brew環保濾紙通過超聲波焊接技術,將微米等級的可回收聚合物纖維編織而成。

該生產線提供4種過濾級別:

1)20微米級別:產生更clear的咖啡,更能強調明亮的酸度

2)25微米級別:使更多的油脂通過,產生full body咖啡

3)中度研磨級別:產生出平衡風味的咖啡

4)Cold Brew級別:可加快冷萃的時間


纖維直徑的微小差異(例如0.005毫米)會大大地影響流速和過濾質量,一般傳統的濾紙密度都會有差異,但Precise Brew的纖維直徑一致,能更平均一致地萃取咖啡。


環保濾紙也提供了不同剪裁和尺寸,完美地適用於不同品牌的咖啡手沖上壺中,例如:錐形濾紙Chemex、Hario、圓形濾紙Aeropress、楔形濾紙Melitta、Clever、Bonavita、Technivorm,甚至商用平底濾紙Bunn和Fetco都一應俱全。


據稱,每個Precise Brew環保濾紙可以使用和清洗1000次以上,能減少紙張浪費。 Precision Brew還開發了專用的滅菌紫外線燈作為附加的清潔工具。設計師表示「使用壽命取決於如何使用和清潔」。因此,建議配合使用天然來源的生態清潔劑,這些清潔劑不單對環境無害,還不含色素和異味,絕對是環保之選。

Delter或者AeroPress六件裝Precise Brew環保濾紙價格為12.50歐元(港幣$120),而Hario V60的環保濾紙價格為18.00歐元(港幣$170),Toddy大型冰萃專用袋裝環保濾紙價格為40歐元(港幣$380)。


了解更多Precise Brew環保濾紙: https://precisebrew.com/index.html


緊貼最新咖啡潮流丨咖啡生態

▶ IG @heycoffeeanimal

▶ www.heycoffeeanimal.com


coolyee-201029.jpg

About Me

CL,咖啡設計師,愛去不同國家探索咖啡世界。現為《咖啡生態》編輯、《咖啡師成長日記》作家及《咖啡生態與禽獸朋友們》動畫師,希望帶大家認識咖啡界不同面貌。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Going Place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白色的YouTube圖標
bottom of page